学术学位硕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一、培养目标
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社会主义,贯彻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农业资源及其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及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教学、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培养农业资源利用与农业环境保护领域中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专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土壤质量与土壤微生物”:土壤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性状,土壤物质转化、迁移与循环,土壤改良与土壤管理,土壤功能微生物与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
2.“植物营养生理生态”:植物营养生理与植物营养遗传特性,土壤、水和大气等环境因子与植物营养生理生态的互作效应,作物施肥与农产品品质。
3.“农业环境保护”: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污染环境修复,作物栽培与环境安全,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4.“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利用,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滩涂开发利用与保护。
5.“施肥原理与新型肥料”: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新型肥料、基质、土壤改良剂产品生产与使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农业的水肥调控。
6.“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水养殖模式创新与海域环境保护。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
四、培养方式
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确定1位责任导师,责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的日常培养教育工作。同时组建以研究生责任导师为主,由2~4名校内外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副高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组成导师组,负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所有环节。
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课程教育主要采用启发和研讨的方式,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研究过程中注重提升研究生学习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引导研究生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研究生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加学校与学科所规定的政治学习和形势教育,培养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引导研究生积极投身开创性工作,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作风。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学位课程 | 公共基础课 | M999X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秋 | 全选7学分 |
M999X004-1 | 英语I | 2 | 秋 | |||
M999X004-2 | 英语II | 2 | 春 | |||
M999X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春 | |||
学科基础课 | M016X032 |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 | 春 | 选修≥5学分 | |
M016X033 | 土壤地理信息系统 | 2 | 秋 | |||
M016X028 | 高级土壤农化分析 | 2 | 春 | |||
M016X026 | 分子生物学 | 3 | 秋 | |||
M016X034 | 海洋微生物资源与技术 | 2 | 春 | |||
专业基础课 | M016X035 | 高级土壤学 | 2 | 秋 | 选修≥6学分 | |
M016X036 | 高级植物营养学 | 2 | 秋 | |||
M016X037 | 土壤微生物学 | 2 | 秋 | |||
M016X038 | 环境生物学 | 2 | 秋 | |||
M016X039 | 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 | 2 | 秋 | |||
M016X013 | 环境污染物分析 | 2 | 秋 | |||
选修课程 | 选修课 | M999X016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线上) | 2 | 春 | 必选 |
M016X040 | 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 2 | 春 | 1.选修≥6学分。 2.“*”为跨学科课程。 | ||
M016X041 | 土壤污染与生物修复 | 2 | 秋 | |||
M016X042 |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 | 2 | 秋 | |||
M016X043 | 土壤学研究方法 | 2 | 秋 | |||
M016X005 | 土壤环境化学 | 2 | 秋 | |||
M016X045 | 土壤地理学 | 2 | 春 | |||
M016X046 | 土地利用规划学 | 2 | 秋 | |||
M016X047 | 土壤生态学 | 2 | 春 | |||
M021X022 | 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 | 3 | 秋 | |||
M016X048 | 植物营养学进展 | 2 | 春 | |||
M999X005 | 第二外国语* | 2 | 春 | |||
M999X012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A | 3 | 秋 | |||
M016X025 | 高级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2 | 秋 | |||
M999X011 | 仪器分析 | 3 | 春 | |||
M016X049 | 植物营养研究法 | 2 | 秋 | |||
M016X050 | 高等农业化学 | 2 | 秋 | |||
M016X051 | 植物营养与农产品品质 | 2 | 春 | |||
M016X052 | 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 2 | 春 | |||
M016X082 |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 | 3 | 秋 | |||
M016X053 | C程序设计语言* | 3 | 秋 | |||
M016X027 | Matlab应用* | 2 | 春 | |||
M016X054 |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实验技术 | 2 | 春 | |||
M016X055 | 水生生态学* | 2 | 春 | |||
M016X056 |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 | 2 | 春 | |||
M016X011 | 水生生物学 | 2 | 春 | |||
M016X057 | 生物活性产物研究进展 | 2 | 秋 | |||
M016X058 | 水体微生物酶学* | 2 | 秋 | |||
M999X017 |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线上) | 1 | 春 | |||
M999X021 | 社会创新与创业(线上) | 1 | 春 | |||
补修课程 | 补修课
| M016X059 | 土壤学 | 不计入总学分 | ||
M016X060 | 环境微生物学 | |||||
M016X061 | 植物营养学 | |||||
M016X062 | 农业化学分析 | |||||
学术活动 | 2 | 必修 | ||||
实验实践活动 | 4 | |||||
创新创业奖励学分 | 2 | 应与专业相结合,具体由学院制定 | ||||
出国(境)交流访学奖励学分 | 2-3 | 出国(境)交流访学3个月及以上 | ||||
总学分 | ≥32学分 |
六、主要培养环节及考核要求
1.课程学习
研究生在责任导师的指导下,依据研究方向、自身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兴趣选择学习的课程。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采用理论讲授、师生讨论、实验实践、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教学,着力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位课程考核采用考试或撰写论文等形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以下为不合格。学术活动和实践实验活动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查成绩一般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选修课程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考试、撰写论文或者考查的形式进行考核。课程学习不合格者应重修。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修满学分或同一门课程经1次重修后仍不通过者,予以淘汰。
2.学术活动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每学期作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研究报告或读书报告1次以上。研究生在读期间须参加10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其中包括主持研究生学术研讨会1次,主讲学术报告2次。
3.实验实践环节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并取得一定的工作量。社会实践主要指参加社会调研,参与科研咨询、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指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试讲、辅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和辅助指导毕业论文等活动。研究生的实验实践活动由责任导师负责考核,其中至少参加一门本科生课程实验的指导。
4.学科综合考核
在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学科组织不少于5人的学科综合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分完成情况,参与专业实践、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情况,本学科文献的阅读情况以及对本学科研究前沿的掌握情况,参与学科组织的其他活动情况等,考核合格者方可参与中期考核。学科综合考核严格各项要求,未能达到相关考核指标的一律淘汰。
5.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按照学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一般第四学期进行。研究生须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表》,学院党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考核;学科点负责业务考核,主要检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研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达到培养计划基本要求的研究生给予警告,并要求其给出改正措施,提交改正措施报告,并经过学位点认可后的研究生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6.论文开题
学位论文开题在中期考核之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开题在本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学科专家组由3~5人组成,学科负责人任组长。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会上应就所选课题进行详细报告,学科专家组应对报告人所选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就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首次学位论文开题淘汰率一般在10%左右,对没有通过开题报告论证的研究生,经导师同意,三个月后可以申请重新开题。重新开题不通过者,学科专家组提出淘汰的建议。
7.论文答辩前预审
硕士论文评阅前,由学科点组织导师进行预审,预审合格通过后方可送审。预审淘汰率一般在10%左右。预审暂不通过者,须经一个月修改后,经导师同意方可重新申请预审。预审不通过者,须经三个月修改后,经导师同意方可重新申请预审。
8.论文评阅
论文通过预审后,由学科点统一送审评阅。每篇论文由2人评阅,其中1人为校外专家,评阅合格后方可参与答辩。答辩前评阅人的姓名应保密,学位申请人不得参与论文的送审过程。
9.论文答辩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并具有符合学位申请的成果要求,方能申请论文答辩,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完成。答辩委员会应有5位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答辩主席必须由校外专家担任,具体要求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学位申请成果要求
申请学位成果要求按照《永利国际申请硕士学位的科技成果基本要求(修订)》(环院(2017)5号)执行。
附录一:核心课程描述
1.“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阐述人类、环境与生态系统问题,当代资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施,环境伦理观,环境在人类活动强烈干预下所发生的环境污染及变化规律,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以及旨在预防污染的清洁生产等。
2.“土壤地理信息系统”
主要介绍空间信息基础、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标准化、GIS新技术与“数字地球”等内容构成。
3.“高级土壤学”
主要介绍土壤地理分布,土壤形态,土壤有机和无机组成分,土壤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土壤发生学和分类学,土壤中主要养分元素转化与生物有效性,土壤资源利用和管理等。
4.“高级植物营养学”
主要介绍高等植物的矿质营养,养分与代谢过程间的关系,相关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包括高等植物的矿质营养吸收、体内运输及其代谢、讲授植物在营养过多或不足情况下的特殊反应机制、不同营养元素在植物吸收过程中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等。
5.“土壤微生物学”
主要介绍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特点、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群落结构与生态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素、微生物与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在污染物清除和环境修复中的作用、工程菌构建及其应用潜力、土壤微生物基因资源等。
附录二:文献阅读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商 | 备注 |
1 | 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 | Marschner | 著作 |
2 | Plant Physiology | Taiz & Zeiger | 著作 |
3 | Writing successful science proposals | Friedland AJ and Folt CL | 著作 |
4 | 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Soils | Nyle C. Brady | 著作 |
5 | Principles of Plant Nutrition | Mengel K | 著作 |
6 | Silent spring | Mariner books, New York | 著作 |
7 |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著作 |
8 | 分子酶学导论 | 姜涌明 等 | 著作 |
9 | 海洋微生物学 | 鲍时翔 黄惠琴 | 著作 |
10 | 微生物学方法 | 马延和 | 著作 |
11 | 高级分子生物学要义 | (英)R.M.特怀曼著,陈淳等译 | 著作 |
12 |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 期刊 |
13 | Soil Physics | Jury, W. A.., R. Horton | 期刊 |
14 |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 BLACKWELL PUBLISHING | 期刊 |
15 | Pedosphere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期刊 |
16 |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 期刊 |
17 | Geoderma | ELSEVIER | 期刊 |
18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 期刊 |
19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期刊 |
20 |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 Soil Association | 期刊 |
21 | Marine Biotechnology | Springer | 期刊 |
22 |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 Inter-Research | 期刊 |
23 | Advances in Marine Biology | Elsevier | 期刊 |
24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 Elsevier | 期刊 |
25 |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Springer | 期刊 |
26 |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 期刊 |
27 | 土壤肥力与肥料 | SL蒂斯代尔 | 期刊 |
28 | 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 | EW 拉塞尔 | 期刊 |
29 | 土壤学报 | 中国土壤学会 | 期刊 |
30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 期刊 |
31 | 土壤通报 | 中国土壤学会 | 期刊 |
32 | 水土保持学报 | 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期刊 |
33 | 土壤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期刊 |
34 | 中国土壤与肥料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 期刊 |
35 | 生态环境学报 | “生态环境学报”编辑部 | 期刊 |
附录三:编写成员
钱晓晴、胡 建、单玉华、周晓见、赵海涛